白釉凤首壶
尺寸:通高,38.7厘米;足径,11.8厘米
年代:晚唐
出土地:曲阳县涧磁村出土
简介:壶口捏塑成三角形,细长颈,溜肩,长圆腹,下呈喇叭形高足,结带三泥条柄。壶盖捏塑成凤首形,盖与壶流吻合成凤嘴,盖面以刻划的折线、弧线、以及小圆圈来表现羽毛。一只凤眼点缀成青褐色,炯炯有神。壶身光素,仅在上腹部划刻三道极浅的弦纹。胎体洁白坚硬,釉色白中泛青,造型精美,是晚唐时期定窑白瓷的精品。凤首壶是受波斯文化影响流行于唐代的一种器形,其原型是萨珊、粟特银器中的带把壶。带把壶奇特的造型极富装饰性,传入中国后很快就成为瓷器模仿的对象,当时著名的窑场如邢窑、定窑、巩县窑烧造的白瓷以及三彩器中都出现过这种造型。由于壶盖多为凤首形,故瓷器中通常称之为“凤首壶”。